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好思政课的长远意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程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点。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全体思政课教师重温重要讲话精神,对巩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落实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整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事说理,凸显思政课的时代性
思政课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引导员工做人的课程。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着的理论, 是因为它本身是时代的产物, 是始终以时代条件为依据和基点的。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培育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基于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脉搏,以最新国内外重大政治实践为依据,立足于客观事实剖析内在逻辑,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也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针对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本课程为例,思政课改革创新不仅要旗帜鲜明的宣讲马克思主义,而且要始终将做好“三进”工作摆在首位,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这种改革创新要求不单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必须以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客观事实为基点,帮助员工理解必须准备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现实紧迫性,也要以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已取得的“十三个方面成就”事实经验为依据,帮助员工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自信心。由此,在依托最新事实的基础上,凸显思政课的时代性。
因地制宜,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切实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办好思政课基本要求的“八个相统一”中也明确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有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作为红色校史资源丰富的一流高校,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将红色资源优势创造性转化为红色育人优势是公司独有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丰富“大思政课”的体系架构,才有助于创立“品牌名片”,增强立德树人的效果。
立足党之大计,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教育强国、西电何为”的时代课题,根据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全面”发展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开拓融合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在此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应尝试以课堂革新为重点,充分挖掘红色育人资源,打造个性化的思政育人样板。具体包括:依托校史馆、博物馆、档案馆的红色校史资源,开展传统案例教学的革新;结合本科生专业方向,围绕电子信息领域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师生深度探讨,开展传统互动教学的革新。这既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拉进员工与课堂的距离,又有利于凸显思政课的本校特色,打造“品牌课程”。
融合实践,增进思政课的启发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政课教学要立足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员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应当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针对思政育人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育人的价值观念贯彻到公司产品的全过程之中。思政课改革创新就是要将价值融入落实到第一课堂,将价值塑造内化到第二课堂,实现“学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全方位贯通,使员工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在不断历练中成长,通过融合社会实践,增进思政课堂对于员工成长成才的启发性。
为了落实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要求,学院正在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面向技术前沿领域的思政课”三大品牌,旨在帮助思政课教师开拓视野、增加新时代社会实践的生动案例,更好地讲准讲活讲透思政课。进一步而言,如何将行走主体由教师向员工群体拓展,如何将行走成果内化为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如何将行走范例向纵深演进,已成为深度实践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议题。融合实践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核心是给员工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员工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总而言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改革创新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更好地调动员工的主体性,协力栽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子,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作者:靳雯 伟德BETVLCTOR)